<small id="wky45"><span id="wky45"></span></small><dd id="wky45"><u id="wky45"></u></dd>
    <li id="wky45"><tr id="wky45"></tr></li>

    <dd id="wky45"></dd>

    <rp id="wky45"></rp>

    □實習記者 許予朋

    12月20日,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最后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,其中,1年期LPR為3.65%,5年期以上LPR為4.3%,自8月以來連續5個月維持不變。

    考慮到本月LPR的報價基礎MLF利率未變,且當前貸款利率已處于歷史低位,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LPR不變符合預期。


    (資料圖)

    當前下調LPR動力不足

    從報價基礎上看,12月15日,人民銀行開展6500億元MLF操作和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,中標利率分別為2.75%、2%,均維持不變。2019年LPR改革后,MLF利率成為LPR報價的錨定利率,即LPR報價由“MLF利率+加點”組成。MLF維持不變,LPR下降的可能性較小。

    “本月LPR維持不變,主要的考慮可能是貸款利率已經較低以及內外均衡問題?!闭新摻鹑谑紫芯繂T、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指出,今年以來,我國LPR已經3次下降,市場利率處于相對較低水平。人民銀行公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,9月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4%,同比下降了0.59個百分點,處于有統計以來低位。與此同時,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持續大幅度加息,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貨幣政策調整空間。

   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,近期銀行間市場利率上行較快,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上升,也削弱了報價行壓縮LPR報價加點的動力。12月以來,在人民銀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引導下,代表性的短端利率DR007均值已較11月同期有所回落,但1年期商業銀行(AAA級)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仍在大幅上行。此外,王青認為,LPR屬于最主要的市場基準利率之一,當前保持LPR穩定,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對人民幣形成支撐,穩定匯市預期。

    明年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必要性提升

    展望2023年,專家普遍認為,未來與房貸利率掛鉤的5年期以上LPR仍有下行空間。

    董希淼指出,從10月、11月金融統計數據看,住戶貸款特別是住戶中長期貸款增長乏力,是拖累人民幣貸款增長的重要因素,反映出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仍然不足。因此,應繼續引導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適度下行,既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,又激發企業中長期融資需求,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,更好地推動宏觀經濟穩步恢復。

   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,考慮到明年初銀行面臨“開門紅”任務,在信貸亟待發力的情況下,LPR調降可有效帶動實體融資成本下降,推動信貸擴張。同時,金融支持地產“16條”措施出臺后,按揭貸款等仍在低位徘徊,也需要信貸政策進一步配合,推動地產銷售和投資回升。因此,明年一季度LPR調降或存在可能,且以能夠更好支持實體的5年期以上LPR調降最為必要。

    此外,溫彬強調,考慮到今年存量房貸與新增房貸之間利差不斷擴大,造成按揭早償率大幅提升,使得居民按揭貸款持續疲弱。在調降5年期以上LPR以推動樓市回暖之外,也應通過下調存量房貸利率進一步降低住房消費者的負擔,穩定居民資產負債表,促進消費恢復。

    貝殼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,2022年12月全國首、二套房貸主流利率指數環比繼續下行。12月首套房貸主流利率平均為4.09%,二套房貸平均為4.91%,環比基本持平,同比分別回落155個基點和100個基點,創歷史新低。

    推薦內容

    特一级av片
    <small id="wky45"><span id="wky45"></span></small><dd id="wky45"><u id="wky45"></u></dd>
    <li id="wky45"><tr id="wky45"></tr></li>

    <dd id="wky45"></dd>

    <rp id="wky45"></rp>